砼模袋的加工砼模袋为一种新型土工织物,其基本结构为两层全丙纶高强机织布制作,外层具有透水性,采用涤纶高强机织布制作,两层机织布之间每隔20cm有1组拉筋(化纤绳)相连,拉筋的长度根据模袋砼设计厚度而定,但是加工的长度还需要根据典型施工进行再次确定,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材料指标其袋体的膨胀系数不同。一般砼模袋需要加工成长方形,其宽度根据护面具体长度确定,同时考虑6%富于量以备充灌时收缩量的储备;长度一般不小于5m,同时,根据砼的流动性,为了加快浇注速度,需要加充灌口,一般充灌口的布设为2mx2m,袖口长为40cm,直径30cm左右。根据图纸要求,本次施工模袋混凝土厚度为400mm,模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35F250,模袋需采用厚型无过滤点(CX型)机织型模袋,抗拉强度不小于100kN/m,垂直渗透系数不大于0.02cm/s,材质为涤纶。
在模袋铺开后经检查无误可以启动搅拌机,按设计配合比投入水、水泥、砂石进行搅拌;拌制的混凝土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确保混凝土泵输送顺利。搅拌好的砼应做坍落度试验,砼坍落度要严格控制在23±2cm范围内,混凝土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通过混凝土泵逐条注入模袋内,灌注压力不小于0.4Mpa。
E插入支承杆 为方便试滑,首根支承杆插入千斤顶后不能插到底,应距离支撑面50cm左右。由于支承杆滑过千斤顶下卡头后需焊接,工作量大,所以,支承杆第一段可为2m、2.5m、3m、3.5m四种规格,使接头错开,降低了接支承杆工作的密集度,不影响滑模速度,支承杆材质选用φ25圆钢和φ48钢管。
灌注:充灌砼前,充分湿润模袋,切忌用水泵直接向模袋内注水,这样会使坡面被水流冲刷成沟而不被发现。模袋灌注完毕后水份析出,才能发现模袋表面出现凹洼现象,为此宜在模袋表面充分洒水湿润。然后搅拌砼,灌注速度不宜过大控制在10—15m3/h,出口压力控制在0.2—0.3MPa,模袋灌注应遵循先下后上, 先左右后中间,先上游后下游。为防模袋位置偏移,注入口应注一个开一个,灌注完毕马上扎紧。当砼模袋灌注将尽外饱满时,应暂停5分钟左右,待模袋水份析出后,再灌注饱满。本标段的模袋坡第大部分为15.2m,铰链式模袋顺破长方向1.2m为一单元块,整个坡长为13个单元块。在模袋上第三个单元块顺水流方向在靠外侧两米的单元块铰接点界面上设一注入口,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砼模袋在灌注中尽量经过单元块的阻隔点,使灌注顺利进行,同时根据砼模袋在坡的上、中、下位置的粗细骨料的分布情况而采用的一种形式。因砼在灌注中靠自往坡下流动,因而形成破下部分细骨料居多,影响砼的强度。选三层单元块设一个注入口是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灌注时,注意灌注左右两个单元块高程的均衡度。视情况左右摆动灌注管,使灌注能均匀连续。灌注中控制灌注间歇时间少于20分钟,防止模袋砼表面出现凸凹现象。灌注模袋时,配备12人踩踏模袋(每人控制0.75m的范围),使砼沿模袋内顺畅下流,当砼在阻隔界面前堆积,堵塞砼下流通道,用人加细踩踏散开,以保砼下流。在经过单元块阻隔点时用人加细踩踏并用木板轻轻拍打,使阻隔点的砼能通过形成畅通的通道,使砼顺利下流。同时随时指挥泵机停机,待阻隔点消除后再开动泵机。模袋砼灌注完成后及时拆除锚固钢管及钢筋。模袋灌注中要注意:泵与灌注人员相互配合,避免出现鼓包现象,当出现这种现象时,马上指挥泵机停泵,利用适当的踩踏,这种情况消除后,才能继续灌注模袋表面的平整度,离模袋顶高20cm,在模袋两侧设坡比控制线,垂直方向拉横线,检查模袋表面的隆起程度。充灌不饱满时,人站成排向前集中踩踏,充灌饱满程度太大时,马上停泵用人向四周踩踏,使隆起的部分恢复到正常控制范围。为了使纵线平直,灌注中及时放松手动葫芦,手动葫芦放松时松紧要一致。为了有效控制砼的灌注,同时减少砼的浪费(因每移动一次泵管都要浪费砼)曾在施工中采用承压式分流罐的形式。分流罐直接承接泵送砼,内设泵机输出口梳形搅拌齿再次搅拌砼防止砼泌水初凝。分流罐离地高1.0-1.5m,保证输出口压力在0.2-0.3Mpa。下设两个输出口同时向砼的两个注入口内注入砼,使砼均匀上升,同时移动时只要关闭输出口阀门即可。 模袋砼灌注后10-12小时及时用水泵洒水养护7-14天,使砼强度持续上升。